今天下午起床時,
一面吃著早餐一面看著報紙,
在副刊中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
所以搜查中華日報的網站,
找到了這篇文章的電子檔。
來源 ~
http://search.cdns.com.tw/readfile.exe?0,0,23951,41062,%BB%B7%A6%E6%AA%CC
遠行者 / 達瑞 中華副刊 B7版
當時電話裡問了ㄏ的地址,說是台中市清水區某某路某某巷某弄某某號,網搜地圖,街景服務…喔妳在那棟房子裡啊?是啊但門在另一邊(你知道的、台灣地址嘛)…光陰續行,某日會否更新為一張有ㄏ出門的畫面,定格甚久,像被封存於琥珀裡的飛蟲,一種時間凍凝的輕盈感。
回到幾次大抵來自印度或緬甸等地的越洋通話,訊號不穩字句斷裂,除了:妳在那裡幹嘛?更想問的是:為何選擇那裡?我最感興趣的始終是「選擇」,遠行者依據不同理念、個性、生活方式等等做出各異「決定」,過程中總能察知不同的人生方向、價值觀以及面對世界的態度。那才是旅行故事迷人之處。一度以為胡晴舫的 《旅人》已全然掌握了旅行裡或大或小、或橫向或直向、或超空間或逆時間等情緒,然而,更多更多旅人身上,漸漸發現了在旅行的縱、橫座標廣泛衍生之細節外所遺漏的一個面向(無需修飾不假思索避免論述)—原點,出發的目的,我們越來越慣於忘失的環節…那些自身旁繞過的人,不再復返了,謹記那種離開的畫面,傷逝 而飄零孤寂之感,以致每當ㄏ欣喜分享如個人斷代史之行旅故事,不免感到對自我生命的愧疚與遺憾…
(突然想起曾所計畫過的遠方:冰封的灣岸、高緯度的街衢、臨海之窗…當預設了自己靠近的一切終會遠離,所有的等候便就折返原處,淡化,稀釋,歸零…像城市的一棟建築、一棵兀立的樹。)
遠行者總反覆提及各種國籍的便車司機、沙發衝浪主人,甚或街頭偶遇之同行者,卸除語言、膚色等外在差異,每個人皆如此相似—我們亦有過偶遇迷途於城市某處 的負重累累的外籍旅人而心存同理卻因語言之窘困反倒羞赧地遲疑不前的瞬刻…多麼富有層次的人類情緒吶。相對於更多僅止於現成社群工具內鍵入、傳送的情感,當彼此正因而無須常見面了因而擔心被知道太多而技術性封鎖一些事因而為了對方沒有回覆的訊息耿耿於懷之際…ㄏ可能正穿越一座沙漠之城、正躺在暖涼的海灘上、正途經一個漸被遺忘而欲言又止的舊時代…
以為縮短的距離反而暗中等比延長了。
遠行的價值判準機制內建於自我。ㄏ的選擇僅屬於自己。她的故事一如含藏時光密語之隱喻,在異國民情文化之外,是一幅我們早已消逝了的世界全景:關於那些錯過了的、失去了的…我無從得知此刻ㄏ置身何處,但始終明白她仍在人生旅途中,無論歡舞或孤獨,無論時間是否站在自己這一方。
這篇文章真的很有趣,
提到許多旅人的觀點,
他後面那段 "社群工具" 這段話,
描述的還真會令人會心一笑。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二段,
"選擇" 與 "決定",
我想.... 旅人們的觀點和所在意的人事物,
非一般人能瞭解與明白的。
- May 31 Sat 2014 18:50
遠行者 - 達瑞 / 中華副刊 B7版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